本学期开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组织召开了三次团队建设与教学改革推进研讨会。研讨会聚焦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程改革重点与师资队伍梯队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

3月13日,聚焦本团队承担的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后续改革重点展开讨论。团队负责人宁琳琳组织老师们结合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体备课的契机,围绕组织开展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改革总体方向、专题教学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机衔接、专题教学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有机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教研室主任娜仁高娃围绕课程改革方案初步构想、研讨论证安排进行了说明。老师们建议将专题教学、课堂实践环节等作为有效抓手,提前做好衔接新教学方案改革的准备工作。

6月8日,聚焦由本团队承担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建设与改革重点开展研讨交流。团队负责人宁琳琳介绍了目前本团队承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生专业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面向我校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建设推进情况。赵天禄、娜仁高娃、刘婷坤等团队成员,结合实际分析了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不足,老师们共同商讨后续改革方向与思路。并一致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指示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思政课实际,推动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要求,面向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学术性。会上明确了各门课程教学小组的人员名单,为落实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提供机制保障,明确协同推进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要求。

7月3日,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建设与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展开研讨。团队负责人宁琳琳结合当前全国、全区兄弟高校围绕该方向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建设趋势,分析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的主要形势与任务。与会老师们共同聚焦本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数量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明确团队建设经费的使用倾斜于老师们的科研教研工作。王雪松、赵天禄、娜仁高娃、孙立侠、张权兵分别就新入职年轻博士、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教师如何夯实经典著作理论功底、提高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