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跃马北疆”青年学者沙龙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北京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我校承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及内蒙古多所高校的青年学者、思政课骨干教师参与,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教学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青年学术沙龙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沙龙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春风教授指出,教师应精心打磨课程,深入挖掘教材思想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思维能力。赵诺教授强调授课逻辑要严谨连贯,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融合,贴近学生思想需求。路宽教授提出,教学应“用历史讲政治”,以史实为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增强“四个自信”,同时教师要提升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贾凯教授建议年轻教师在通用课件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逐年更新专题课件,紧跟学术前沿,丰富史料解读。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青年学术沙龙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沙龙环节,秦维红教授主张思政课教学要把理论与价值结合起来,强化知行合一,重点在于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品性德性,贴近学生实际,用生动案例激发情感共鸣,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张会峰教授提出教学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精准把握学情教情,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升教学针对性实效性。金德楠教授指出思政课教学要注重知识内在联系,避免碎片化,整合知识点增强教学逻辑性连贯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青年学术沙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沙龙中,李少军教授强调教学关键要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学生,教师上课要用激情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陈培永教授指出教师要深耕经典著作与概念研究,结合教学对象和学情,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夏少光教授提出教师要具备“绝活意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使命感责任感。

本次“跃马北疆”青年学者沙龙为内蒙古地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与国内顶尖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与会教师通过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对思政课教学理念、方法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理解,提升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本次沙龙活动强化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