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行业特色马院同备一堂思政课”第二期暨“新质生产力论融入思政课课程”备课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东北财经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单位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承办,呼伦贝尔学院协办。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宇慧主持。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布和朝鲁院长、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秀芳院长致辞。
布和朝鲁和吴秀芳院长分别代表各自学院向来自区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和思政课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共谋发展,共话改革,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言献策,为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课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备课研讨会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教师备课发言环节,第二模块是自由交流环节。
教师备课发言环节
第一模块备课发言环节分为两场,七位教师围绕“新质生产力论融入思政课课程”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展示。
第一场备课发言环节主持人为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苗伟东。浙江开放大学发展规划处研究员张枝实、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裴学进、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宁琳琳、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马军分别发言。
张枝实研究员结合浙江省的基本情况,从教育数字化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三重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调统筹,数字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三项动量”等三个方面,交流了教育数字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理论、实践和价值问题。
裴学进教授侧重分析了三个方面问题。第一,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两种角度,即实体角度和关系角度;第二,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和两种方式,即焊接式和嫁接式,并梳理了它们的利弊;第三,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体要求和三个基本原则,即有效、有限和有机。
宁琳琳副教授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考察‘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论断何以成立”这一命题进行了学理化阐释,认为这一重要论断为解放和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境界,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新时代智慧。
马军副教授提出,需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培育新质教师队伍、创新新质教学内容、应用新质教学工具,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为我国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位专家发言完毕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仝华教授依次进行点评。仝华教授认为,张枝实研究员结合浙江省实际和工作经验进行分析,见解独到且概括讲究;裴学进教授善于发问且有问题导向,注重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开展教学,注重课堂效果的呈现;宁琳琳副教授有很好的学术积累、学术追根和学术拓展,展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马军副教授结合本校马院的实践教学案例进行阐述,应用性强,内容梳理清晰。
仝华教授感谢四位老师能够从不同角度给大家启发,并就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思考:第一,需要更深入学习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第二,需要更深入学习党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第三,需要重视引领学生自觉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郭菁副教授做小结,认为第一场发言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三是“时代”,所有与会人员都是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次备课研讨会,并且跟大家分享了将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入思政课的实践经验,研讨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质。
第二场备课发言环节由防灾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萍主持。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水宏老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洋老师、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琳老师分别发言。
水宏老师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融入的前提,明白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是推动和实现思政课守正创新内涵式发展之需、是紧跟时代步伐的现实之举,具体可通过培养掌握新质生产力相关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新质生产力完整呈现的教材体系和搭建新型人才培育的广阔平台等路径实现。
王洋老师阐述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的现实、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认为必须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发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体系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任琳老师认为,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从唯物史观维度,要讲清楚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出场背景与时代价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维度,要讲清楚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联与原创性贡献;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维度,要讲清楚新质生产力对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根本动力作用;从社会主体作用维度,要讲清楚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价值取向以及青年大学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责任与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天民对三位发言人交流的内容进行点评,认为三位老师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水宏老师的发言提纲挈领,讲解全面,语言简练、精准,对于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王洋老师的发言内容能够将国情、世情生动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做到将知识的学理性阐释与思政课的育人目标相结合;任琳老师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分享,非常值得肯定。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布和朝鲁院长做小结,认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关键所在。
自由交流环节
第二模块自由交流环节由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大鹏副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郭菁副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野教授进行了交流分享。
郭菁教授探讨了科技和伦理之间的关系,认为科技本身就蕴含着伦理,因此要培育科技伦理意识,自觉将科技和伦理结合起来,做到科技和伦理同向同行。一是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科技活动情景开展生成性教育,二是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抵御科技与伦理的分离,三是鼓励学生在生存活动中体会科技和伦理的关联。
袁野教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分享了积极打造“红绿融合”大思政课的经验:一是建设思政课红色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二是积极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传教育研究;三是深耕教学内容,将沈阳农业大学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四是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此次备课研讨会闭幕式由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兰副院长主持。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欢院长进行总结。王欢院长首先对此次学术会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认为此次备课研讨会有“四个好”:一是选题好,研讨选题具有现实性、理论性、价值性和前沿性;二是发言好,教师发言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三是评议好,专家评议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有态度;四是组织好,会议组织行程紧凑、井然有序、细致贴心。思政课不仅仅体现在教育领域,更关系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此次研讨会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思政课教研系统的生动实践。七校联盟第三期集体备课研讨交流活动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举办,期待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